深圳市、北京市、天津市、上海市、重庆市、湖北省、广东省被确定为首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市。 这符合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规定。 为:落实“十二五”规划要求,逐步建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; 推动运用市场机制,以可承受的成本实现中国12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; 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。

截至2016年底,深圳纳入碳交易管控体系的635家企业中,有636家企业按时、足额完成了2015年度碳交易履约工作。 在结构性减排方面,深圳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自2013年运行以来成效显着,636年5.81家纳入体系控制企业碳排放量下降2015万吨,同比下降18.2%。 % 自2010年以来,深圳还对碳交易配额分配制度进行了调整和完善:2016年将参与企业的配额分配方式调整为先进的碳强度分配方式,并以此方式计算2016年目标碳强度。参展企业。 深圳还不断加大区域碳市场建设力度,着力打造国内首个跨区域碳交易市场,成立了国内首个碳市场能力建设基地——深圳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。 .

什么是创新/政策/项目/技术? 它是如何工作的?

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前,深圳计算了城市碳排放清单,为纳入管控体系的企业设定了碳排放总量,并分配了试点三年的配额。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期间,参与企业首先要量化并报告自身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,然后由独立的第三方核查机构核实其排放报告。 他们还必须保证他们的碳强度不超过政府设定的碳强度目标。 碳排放量低于配额的参与企业,可将剩余配额结转到下一年使用,或直接在碳市场出售获利。

为建立法律规定与政府规章相结合的体系,深圳市制定并通过了《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规定》、《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》等相关文件。 对纳入管控的单位进行精准监控和严格核查:一旦发现相关违规、假冒等问题,将进行全面核查,一旦确认违规,将进行相应的处罚,包括罚款,甚至拉黑名单。实施。 一旦被列入黑名单,企业将在财税等方面受到“一票否决”,这种严格的管控机制迫使被管控单位积极践行节能减排。

二氧化碳减排目标/成就是什么?

深圳碳排放交易体系覆盖深圳40%的碳排放量,主要目标是限制纳入管控企业的排放总量,到25年将纳入管控企业的碳强度降低2015%。从 2010 年开始。 数据显示,2015年纳入控制单位绝对碳排放量较5.31年下降2010万吨,碳强度下降幅度高达41.8%,远超国家“十二五”期间向深圳下达的21%的减排目标。五年计划期间。

接下来的步骤

在《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“十三五”规划》中,深圳市明确提出:加强政府碳排放管控企业的碳排放管理; 实施第三方核查报告制度和碳排放配额合规制度;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; 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中心建设。 重点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活动; 加强需求侧管理,推动终端用能产品提高能效。

此外,根据深圳市发改委《2016年工作总结》和《2017年工作计划》,深圳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。 一是继续扩大全市交通领域碳交易覆盖面; 积极探索将出租车、公共建筑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; 充分发挥深圳市场活跃度高、信息金融业发达的优势,积极引入新的交易品种,大力发展碳金融。 二是按照国家发改委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工作目标,配合完成全国市场建设部署,确保深圳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平稳过渡。三是以深圳国家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为平台,进一步推进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,并以此为契机,吸引国内其他基础较好、重视的城市参与进来。低碳发展,特别是产业结构相似的城市,与深圳开展深入的区域碳市场合作。 四是加强碳交易宣传,开展碳交易相关培训; 继续加大对新纳入管控企业的碳交易宣传培训力度,逐步提高公众对碳交易的认知度和接受度。 通过媒体、社交和政府平台等广泛宣传; 积极响应纳入企业管控诉求,完成2016年度合规工作。

联系方式

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碳排放权交易办公室
联系电话:+86 755 8812 7419
zwgk@szplb.gov.cn

优点
  • 环境
减少排放
据统计,5.31年纳入控制单位的绝对碳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2010万吨,碳强度下降幅度高达41.8%。
建立
2013 年 6 月
初始投资
碳交易试点交易平台中国排放权交易所的注册资本由项目初期的15万元增至300亿元。
分享文章

更多案例研究